一次性使用負壓引流裝置的工作原理基于壓力差,以此實現將創口處的液體與組織碎屑引出,具體如下:
1.制造負壓環境
該裝置主要由引流管、負壓源和收集容器組成。負壓源是產生壓力差的關鍵部件,常見類型有手動負壓球與電動負壓泵。手動負壓球通過醫護人員反復擠壓,排出球內空氣,松手后,球體會依靠自身彈性恢復原狀,從而使內部形成負壓;電動負壓泵則是通電后,利用電機驅動抽氣裝置,正確、持續且穩定地抽出空氣,降低系統內的氣壓 。
2.引流過程
引流管一端插入患者創口或手術部位,另一端連接至收集容器。當負壓源啟動,引流系統內壓力迅速低于外界大氣壓,創口部位因壓力差的存在,會產生一股吸力。創口內的滲出液、血液、壞死組織碎塊等,就會順著柔軟且具有一定韌性的引流管,被 “吸” 進收集容器當中。
3.維持引流狀態
只要負壓源持續工作,壓力差就會一直存在,引流過程也隨之持續。醫護人員可以根據實際的創口情況,例如創口大小、滲出液量、愈合階段等,對負壓值進行調整。較小較淺的創口,使用較小負壓即可避免損傷新生組織;大面積深度創傷,則需要較大負壓來快速高效地清理滲出物,防止積聚引發感染,促進傷口更好愈合。整個過程中,透明的收集容器方便醫護人員隨時觀察引流液狀態,輔助判斷創口恢復進程。